&esp;&esp;“臣家中还有要事,就先行告退。”
&esp;&esp;有了带头之人,后面几个和雍少阑意见不同的老臣,文人风骨突然觉醒了似得,一一起身告退。待雍少阑改完了折子,晾在书案前,茶室内就只剩下孙建清和他的儿子、小周子和文泉了。
&esp;&esp;孙建清颤巍巍扶着交椅的扶手起身:“呃,自古发兵讲究一个师出有名,既然王爷说了高句丽此时内乱,那我大兖只需一个帮他们平定内乱的名号起兵,若王爷决心已定,那老臣这就回去草拟奏疏。”
&esp;&esp;方才他们一行人正在商讨出兵讨伐高句丽的军事。按常理来说,此时新君刚刚登基,国内还不稳定,不宜大动干戈,尤其是对外扩张,但据说这时候高句丽出了内乱,再加上其他几个蛮夷也动了手——这乃是灭高句丽等蛮夷势力的大好时机。
&esp;&esp;但这件事,作为皇帝的赵言还不知道。雍少阑垂了垂睫,目光从折子上赵言留下的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扫过。他之所以不回复高句丽的国君,就是因为下了出征的决心。
&esp;&esp;“下去罢。”
&esp;&esp;孙建清见雍王默认,便起身拜别。茶室里剩下小周子和文泉,雍少阑才问起小周子赵言去内廷的事情。小周子缩着脖子,细细将事情说完便匆匆赶回紫宸殿。殿内安静下来,文泉给雍少阑倒了杯茶,“王爷,出征的事情,您不准备和陛下说吗?”
&esp;&esp;出征东伐,除了高句丽还有辽东以东以北很多蛮族,这一走最少两年。
&esp;&esp;“现在还不是时候。”雍少阑起身,捏了捏眉心,“这几日本王在宫里住,你先别进宫,留在府中。”
&esp;&esp;赵言睡醒之后发现小周子不在,问了宫里的人,有人说出宫了,有人说去了内廷。这样赵言不禁对他产生了信任危机。到了酉时后小周子慌慌张张的回来,大约是不知道他在内殿,悄摸和外殿的小太监说话:“陛下可醒了?”
&esp;&esp;小太监自然知道天子已经醒了的,但也不敢直说,只好用眼神给小周子使了眼色。小周子是个机灵的,得知赵言醒了,便哎呦一声,“陛下,奴才方才去了内廷……”
&esp;&esp;内殿,赵言眉心紧蹙,能夹死苍蝇:“方才朕醒来时,问了他们,说你出了宫,怎么?现在在朕面前已经学会撒谎了吗?”
&esp;&esp;小周子吓得匍匐在地,要把脑袋磕坏,岂料这时候门外通报了一声,压根不等他回复,穿着一身儒袍的雍少阑便进了门:“是我让他做事了。”说罢,雍少阑冷冷扫了小周子一眼,道了声:“下去。”紫宸殿的小太监退了个干净。
&esp;&esp;赵言这期间一句话也没说,他日常用的小太监便全走了。赵言立马就明白了,看着朝着他走来的雍少阑,疑惑道:“阑兄,你是不是让小周子监视我了?”
&esp;&esp;-----------------------
&esp;&esp;作者有话说:来啦
&esp;&esp;第64章 千里路
&esp;&esp;雍少阑看了看赵言的脸色, 淡淡点了点头:“嗯。”随后便走进内殿,坐在赵言身边,给他自己倒了一杯茶:“我说过, 我的控制欲很强, 你要是觉得不舒服, 我给你道歉。”
&esp;&esp;赵言:“……”
&esp;&esp;赵言看神经病似得看了雍少阑一眼, 懒得和他计较这些事, 不过他和赵承在内廷说的话, 雍少阑应该全都知道了吧?之前雍少阑和他说过, 让他杀了赵承来着, 他那时候在气头上,现在想想,能从赵承手里把父皇的遗骸找到才是最重要的。赵言知道,从他心底是不想杀赵承的。
&esp;&esp;“那我和赵承说的话你都知道了?”两个人落在在内殿的小几前, 案上摆着一柄烛台和一套茶具,虚虚实实的烛光映在赵言的脸颊上, 烫的发红。他看着雍少阑那双如含着流沙的眸子,明明是他做出了监视人的事儿, 心虚的却是赵言。
&esp;&esp;“嗯, 我知道你不愿意杀他,”雍少阑又道:“现在杀不杀他都无所为了, 因为我把周氏的人都处理干净了, 只要他在太极宫中不出去,他这辈子就不会再威胁到你。”
&esp;&esp;赵言听说了周氏余孽的事情,不过当时舅舅到玉京后将能杀的都杀了,留下的不过是一些妇孺孩童。
&esp;&esp;“小孩儿你也都杀了?”
&esp;&esp;赵言直接黑人问号脸:“姓周的都杀了。”
&esp;&esp;“草,你有没有良心?小孩儿能做什么?”
&esp;&esp;雍少阑语气冷淡:“总之, 杀了。